高雄設計節的第一展區由策展人陳育民邀請10位高雄在地創作者提出自己對高雄市的日常設計提案。他們將個人日常生活投射於城市街廓,從中反射出個人的情緒經驗,再以此與高雄市連結摸索出概念,創造出作品陳述對高雄的感受。
細看10個作品,當中有設計,也有類似行為藝術的作品,我頗為驚喜高雄設計節對這些作品寬廣的接受程度。台灣社會從早期提到設計師就偏頗地以為是室內設計師的狀態,逐漸進步到目前設計領域多元發展的階段,產業與設計師之間的相互關係仍在磨合,但遲早會慢慢走向設計深入產業經營的階段,此時設計師也該好好思考,該如何在一些展覽之中以設計提出概念性的作品,引導整個業界的方向。
10位在地創作者中,大部分是在大學中任教的老師,也有一些非常年輕的設計師,各自提出自己的想法與作品。我覺得在作品前安排10段影片訪談是很好的做法,生動地去理解創作者的概念脈絡,不過唯一小小的缺點是字幕打得太過瑣碎,其實字幕只是輔助觀者理解內容,當受訪者講話太過瑣碎的時候,可以適時跳過一些贅字,以完整的口白呈現,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我自己最喜歡由未茉設計提出的「公共腳踏車圖鑑」,當租賃腳踏車成為好看的藝術作品在城市中行走時,或許也能創造出獨樹一格的城市風貌,我喜歡他們在展場以踩踏的方式帶動身旁風景轉換的概念,不管是作品概念或是展場作品呈現方式都很有意思。
我也頗認同劉怡君老師提出高雄的市景具有一種「流動」感。不管是直線的流動所代表的線性交通,或是曲線的流動代表河流蜿蜒繞進城市中所帶來文明的進步,都很符合我對海港城市高雄的印象。
當創作者能胸懷社稷,也不愁城市不能被設計改變了。期待未來的日常生活都能輕鬆感受到設計所帶來的改變與美好。
text/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攝影/張顥 Hao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