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由設計發浪規劃在高雄設計節舉辦的國際設計師講座,第一場由Drill Design的安西葉子打頭陣。從我在日本求學時代就一直很喜歡他們的設計之外,我沒聽過他們對外公開的設計講座,因此這次自己雖然擔任主辦人、翻譯、主持人、對談人多重身份,但我自己最期待的是以觀眾身份聽到她多年來的設計經驗分享。講座內容我不能透露太多,不然會對不起千里迢迢從台北下高雄的朋友。不過我可以稍微簡單聊一些當天安西葉子分享之後,我自己的一些心得。(對,我在台上主持翻譯對談之餘還要產出心得,很忙XD)
 


整體來說,我覺得安西葉子一開始從她是從社會系畢業的這件事情切入很重要。後來她也在QA當中提到,正因為在社會系學過相關的知識,以社會系的邏輯思考設計的時候,她想到的不是成就設計師本人的成就光環,而是「如何用設計讓社會變得更好?」,因此她也才會提出在進行產品設計之前,或許先進行「素材設計」,能看到的品牌未來不僅更寬廣,也能將產業上下游以「品牌規劃」的方向整理,讓產業老闆也能慢慢改變觀念,不僅產業老闆變成品牌計畫的一員,也能持續穩定地推出新產品。
 




目前賣得最好的paper wood商品:paperweight / koishi
 

「站在廠商的角度,想辦法為廠商思考很重要。」安西葉子說,設計師經常收到產業的委託後就開始進行設計,但其實如果不讓廠商感受到設計師的誠意,其實合作很難長久。說穿了,便是設計師也要抱持著「讓廠商賺錢」的心態去設計產品,而不是只想著要在作品上表現自己、拿錢了事。因此,他們在進行設計提案時,不會拿著一堆提案去請廠商依照他們的技術與經驗來幫助設計師判斷,而是在諸多可能性中,盡力去了解產業技術後,找到他們覺得最有量產可能及市場規模的設計提案,向產業提出「合作」,而不是要請產業幫助他們做東西。
 



為了把合板工廠的年輕老闆拉進來變成事業夥伴,聽說Drill Design另一位成員林裕甫
跟工廠師傅喝了很多酒博取信任XD
 

「做品牌時把產業老闆一起拉進來做,彼此就是事業夥伴,對方提供資金技術,設計師提供設計,利益在一個適當的比例分享,這樣的品牌才有機會長久。」台灣設計界雖然乍看之下設計品牌百花齊放,日本設計師總覺得台灣設計很興盛,但其實當中大概有9成以上都是設計師自己掏錢出來做品牌,出來打頭陣的商品如果沒有賣好,自然品牌也無以為繼,很快就在市場上被淘汰,而消費者總是健忘的,因為很容易接受外來文化的台灣,可以看到世界上太多好的品牌了。

 




大家聽到安西葉子提到台灣與中國的不同,聚精會神地聽她分析,我也聽得入神。


此外安西葉子還有提到一點,其實以外國人來說,很難分辨清楚中國文化與台灣文化的不同,即便她親自走過兩地也很難馬上說出哪些不一樣,但她認為台灣有一些特色是中國沒有的,比如說台灣的飲食文化多元,在中國多半能吃到的都是中華料理,但台灣除了中華料理還有很多異國料理,甚至是夜市文化,都是讓外國人記憶很鮮明的特色。她也說,過去日本人也會把歐美賣得很好的東西帶回日本,稍加改造後就想再賣回歐美市場,但其實歐美消費者在長期諸多品牌訓化之下,美感水準提升到高標,很快就能分辨出這些看似新品的設計其實只是剽竊原創,因此不會以實際購買支持,這些快速開發的產品品牌敗亡之際,日本設計師了解到只能設計出「只有日本才有」的產品才有機會在世界舞台掙得露臉機會,因此日本產業才會喜歡走日本限定的方式,很多品牌進日本都會有所謂的日本限定系列,推出去到世界市場的東西也都充滿濃濃的日本風格。
 



會後提問蠻踴躍的,開心!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王文雄主任也來與日本設計師交流(原來他是留學千葉大學!)




祥業工業設計師會後也來與安西葉子交流,期待有朝一日能協助日本設計師進行與台灣產業的深入合作



因此她建議台灣品牌如果想到世界市場與人一較高下,一定要思考,「什麼是只有台灣才有的東西?」或許類似飲食文化這種「MIX」的混合美感就是台灣的獨特風格也不一定。不管是技術或美學,當我們能創造出只有台灣才有的在地性,自然就能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是不是有點後悔沒來聽講座?內容可是比我分享的還要精彩100倍。下次設計發浪辦講座記得排除萬難也要來參加蛤!


text/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攝影/張顥 Hao Zhang
圖片/Drill Design